完美与停滞 6500字
文章摘要:高三作文6500字:怎么写好完美与停滞6500字作文?要:路遥《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优秀长篇巨著,曾获第三届矛盾文学奖,但随后其影响在不断淡化。究其原因,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其作品存在的局限,主要体现在完美主义的人物塑造和创作者的创作局限停滞两方面。通过上述分析,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作品的理解。以下是赵鹏琰写的《完美与停滞》范文;
好完美与停滞作文6500字概况
- 作者:赵鹏琰
- 班级:高中高三
- 字数:6500字作文
- 体裁:
- 段落:分13段叙写
- 更新:2024年12月22日 12时01分
要:路遥《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优秀长篇巨著,曾获第三届矛盾文学奖,但随后其影响在不断淡化;究其原因,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其作品存在的局限,主要体现在完美主义的人物塑造和创作者的创作局限停滞两方面。通过上述分析,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作品的理解。关键词:完美;创作;停滞;传统;文化《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面貌的长篇巨著,他深刻地展示出了普通大众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面对艰难困境而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和勇于挑战的精神。对于《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一些人做过相关研究。有的从文化的角度探究作品的文化价值,如“胡欣育.论路遥儒家文化意识在《平凡的世界》的表现”;[1]
有的从人物性格、命运方面探析,如“王霞.平凡的世界、坎坷的人生——浅析孙少安、孙少平的形象内涵”;[2]
也有的从作家入手探索,如“何小青.试论路遥的创作思想”。[3]
但大部分人所研究的是它较为成功的一面,而对于它局限和不足的一面,却很少有人关注。关注《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局限很重要,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作品和作家。本文主要从作品的创作局限入手,探析小说《平凡的世界》中作者完美人格理想的塑造和创作停滞的表现,即完美与停滞两方面的缺憾。一、人物塑造的完美主义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人和事,也没有完美的人和事。一个人,追求完美没有错,可真的能够做到完美吗?恐怕“完美”这一概念更多的是存在于我们的理想中。完美,是我们所要尽力追求的,也是理想化的目标,但现实并非那么完美。所谓完美,即是对一件事、一样东西或者一个人的评价,也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理想的目标,都有寄予完美化的期待。作为一个作家,过于完美地塑造笔下的人物,一方面是作者理想的寄托,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对现实的无奈。《平凡的世界》向我们展示出了这样一种完美:人格完美。人格,即包括人的性格、情趣、爱好等,人格完美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情趣、爱好等方面不存在任何的缺点和缺陷。一个人,性格上没有任何缺点,思想意识没有任何不足,现实中想必是不可能找到这样一个人的。在文学作品中,却有这样一个完美人物,他具有完美人格、具有各种各样的优良品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即是这样的完美人物,具而言之,它体现在以下方面:1.亲情:不离不弃农民子弟出身的孙少平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曲折之后,他找到了自己的感情归宿,理解了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孙少平出身在一个七口之家,过着普通大众的生活,家庭人口数量之多在多变困难的时代更是带来更大的生存压力。尽管贫困,尽管条件恶劣,孙少平也懂得如何去当一个好儿子、好兄弟,懂得如何替家人分忧解难。在学校里,他吃最低等的饭菜,穿最破烂的衣服,还要承受来自学校各种各样的眼光,但他从来都不抱怨和消沉,而是选择坚持忍耐下去。在家里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帮助干农活,努力不让家人操心,尊老爱幼,对家人充满了爱和责任感。在铜城煤矿期间,给家人寄钱,给妹妹寄学费,这都体现了主人公是一个善良、真实、重情的人。2.友情:重情重义对于朋友,孙少平始终真诚友善地对待。他很珍惜和金波这样的感情,他视金波为知己、至交,无论走到哪里都心系着自己的朋友。上中学时,金波为他“出头”争口气,他出于义气要主动承担责任。毕业以后的联系也是常常彼此吐露心事,甚至曾经为了感同身受和那深深的情谊而流泪,从天黑到天亮。直到最后,他们依然是最好的朋友和兄弟。真可谓是重情重义之人。3.
爱情:坚贞不渝每个人都渴望爱情,想要与心爱的人白头到老。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爱情。爱情,不是一个人的事,也并非一味的付出或索取;爱情,是两情相悦的美丽、彼此携手的坚持、真心真意的对待。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向我们作出了证明。孙少平的爱情火花始于郝红梅,是相互怜悯把他和她连在一起,可他们之间因为顾养民而只存在过一个交点,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她离开了他。就这样,孙少平遭受到了人生第一次情感上的打击。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或是沮丧,而是变得坚强、独立起来;他从自卑变得自省,他要向人们证明:人活着得有尊严,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共同的志趣,使得他与田福军的女儿、不同班的同学田晓霞建立来了纯真的友情。在他回村教书的日子里,常和晓霞通信保持联系,她还给他寄报纸,两人谈天说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逐渐由友情变成了爱情,孙少平开始了真正的爱情之旅。孙田两人的爱情是精神上的爱情,纯粹来自精神上的鼓舞和交流,这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纯洁爱情,丝毫不带有尘世的污浊和浸染。可疑惑的是,这样的爱情存在吗、是否能长久呢?不论怎样,我们都应该相信并肯定,他和她迈出了新的步伐,走出了门第观念,向传统世俗眼光提出了挑战,可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进步。4.人生:坎坷不平人生在世,奋斗不止。人生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活着,就得努力向前,就得有坚忍不拔的意志;面对困难,勇于挑战;面对困境,敢于冲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结果是悲是喜,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上活了一场人。”[4](p683)孙少平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面对艰难勇于战胜的奋斗精神。从揽工汉到煤矿工人,他的人生就是一部奋斗史。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有着昂扬奋发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这样的人物形象同样还有,“农民企业家”孙少安也是一颗砍不倒的树。这正是传统文化中“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儒家理想人格。作者描写这样的人物和精神,实与其经历有关,孙氏兄弟就是路遥理想的化身。可以说,孙少平的“事业生活”是一种不断奋斗的积累,而实则是作者过于完美的投入和塑造,可以说这是一种坚忍不拔的完美,从未松懈过的完美。善良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有一颗慈善的心。除此之外,作为一个主客观相统一的人,还有邪恶、自私的一面。人有多面性,拥有各种复杂的心理和情感。记得西方人认为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天使”,在他的身上,一点也找不到“魔鬼”的任何痕迹。上中学时,他拿着润叶姐给的粮票给家里买粮食,给祖母买止痛片和眼药水,而没有为自己打算和谋划。对于家人,他从不要求什么,不攀比、不嫌弃;在他的骨子里流淌着善良、朴实的血液;在高考失败后,他回到了双水村,继续他人生的第一堂课“劳动”,帮助家里,在村里当上了老师。一方面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也能照顾到家人。青春的激情激励着他出去闯荡,年轻的心再也无法把他禁锢在狭小的双水村,他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展示自己。哪怕是用最苦的活来历练自己,撞得头破血流,也是值得的。揽工汉的工作让他尝到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读高中时,他没有因为郝红梅“离开“自己而记恨什么,反而不顾一切地帮因偷窃而处于困境的她,替她把事情压了下来。不否定他对她还有感情,但一切都源于他善良的本质和无私的个性。他还曾救过同学侯玉英的命。高中时的一场暴雨差点吞了侯玉英的命,是孙少平义无反顾地救了她。在那一刻,他没有因为她曾经伤害过自己而有所犹豫,而是宽容地去接受并营救了她。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试问这样的“无私英雄”有几个?在揽工时,他碰到了一个替揽工汉做饭的小女孩小翠。他心疼面黄鸡瘦的小翠,当见一酒鬼欲对小翠耍流氓时,孙少平替她解了围。孙少平的个性沉稳,为人稳重踏实,但善良的本质和重情重义的品格又使得他为小翠打抱不平,他把小翠从包工头胡永州的虎口中救了出来,并掏自己身上仅有的一百元钱给她,希望她不再受到伤害而过着平凡的生活。在那个时代,揽工汉能做到这般无私和博爱,试问有几个?尽管孙少平不能像救苦救难的观世音一样普渡众生,但他这样的行为确实令人感动。路遥把孙少平写成了一位有情有义、尊老爱幼、博爱无私的英雄。对于孙少平来说,别人对他好,他涌泉相报;别人对他不好,他也绝不恶眼相对;关键时候,甚至表现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师傅王世才死后他主动承担起照顾师傅妻儿的责任,还为救徒弟而受了重伤。这是一种善良博爱的完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无论在哪个时代,文化对于人们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孙少平出身在一个贫民家庭,但他从来都没有农民的那种小农意识和保守思想;它是一个新型的知识分子,新时期的文化人。中学时代,他努力学习,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在晓霞的帮助下读书看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和外面的世界保持联系。他在精神上是自由的,不受任何束缚,他渴望在精神上更加充实和完美。他热爱苦难生活,也热爱苦难生活的挑战,更热爱于精神自由的一份完美。“对于大部分矿工来说,劳动、赚钱、睡觉;把自己的小窝尽量弄舒适一些,有精力的话,再去看一场电影,这就足够满足了。但孙少平长期无法忍受这种生活。他慢慢开始为自己找点另外的事,以弥补他精神上的空缺。”[5](p967)即使是在自己蚊帐里的一小片天地,他也可以尽情地享受知识的魅力,自由地想象他和晓霞之间美丽的爱情,在精神国度里自由飞翔。这是一种精神自由的完美。从孙少平身上,我们看到了他性格上的完美,精神上的完美和行为上的完美,世上真有如此完美的人吗?一个人的性格没有好坏之分,但却有多重。有善良、宽厚、真诚,也有邪恶、自私、虚假的一面,只是看在什么样的场合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或者孰轻孰重,孰多孰少,哪一面是主要哪一面是次要。路遥先生是一位极负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大师,他笔下的主人公孙少平集儒学优良传统于一身:尊老爱幼、厚德载物、平等待人、重情重义、谦谦君子。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孙少平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美人格的人物形象,完美得找不到任何缺点;从他身上,看到的只有优点,只有好处;没有缺点、不足之处;就连脸上的一条疤痕,也只是生活留给他的一个“纪念”而已。作者路遥精心塑造了这一完美人物形象,一方面是寄托自己对人生、对生活的理想,另一方面这是受限于作者自身经历的缘故。路遥是一位乡土作家,从小过着贫苦艰难的生活,生活的百味铸造了他的生活哲学。正是因为对于苦难和农民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塑造出孙少平这样有血有肉、有灵有性的人物形象,他期望完美的人能够存在,由于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过于依赖对苦难的挣扎,过于狭隘的农村视野以及完美人物的塑造,一定程度上成了小说自身的创作局限。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家创作应体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所做到的应“寓情于景而高于景”,立足于现实改变现实。二、创作者的局限停滞路遥用细腻的笔触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完美无瑕、集真善美于一体的英雄人物孙少平,这是作者理想主义创作的体现。同时,在《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中,由于作者自身的经历、创作意识以及时代的局限,小说除了“完美”式的创作以外,小说的创作还存在“停滞”的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故土情结与平民意识路遥是一位“土著”作家,生长在陕北山区的一个贫困家庭,从小生活在农村,目睹了新中国成立后陕北农村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生活的苦难与艰辛让路遥看懂许多人、看清许多事,这给他的生活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正因为从小生长在农村,对于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和热爱;对生养自己的地方有着深深的故土情结。也正因为这样的故土情结才使得小说的创作充满了平民精神,使得其笔下的人物形象有情有义、有灵有性,使得作品真挚感人。与此同时,作品也表现出了“平民化创作”的一面,过于依恋和看好农民是其创作局限的体现。尽管在孙氏兄弟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平民感人、质朴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人性过于保守和狭隘的一面。“归根结底,他们走的是两条道路,而且永远不会交叉的两条路。”[4](p511)孙少平自知和晓霞没有结果,他在思想意识里就否定了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这说明他潜意识里依然有传统保守的思想。同样的,孙少安更是没有走出门第观念,冲破传统束缚,而是选择了庄稼人所梦想的黑眉花眼、一口白牙、身体发育得丰丰满满的贺秀莲。孙少安做出这样的选择,一是传统观念束缚和地位悬殊,二是狭隘视野所致。他认为农民只能配农民、和农民打交道,只能安于现状。除了保守和狭隘以外,还有强烈的牺牲精神、自我强迫感和认命感。田润叶在亲情与爱情之间选择了亲情;在自由意志和传统道德之间选择了后者。他几乎不从根本上查找自己痛苦的原因,却一味地叹息自己的命运;她既是传统道德规范的牺牲品,也是农民身上过于“忍耐精神”的体现;她没有独立的意志和自由的决断。孙少平为给父亲争足面子,他努力赚钱为家里修房,这里体现了他的小农意识,也是作品创作的平民化体现。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带有强烈的农民色彩,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无一不带有农民色彩,就连现代知识女性田晓霞、金秀、孙兰香等身上也带有很深的农民味。孙少平和田晓霞除有共同的志趣以外,还有”农民”这一根源牵动着彼此。他们骨子里有农民善良朴实的品质,他们都理解、尊敬农民。“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拜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极为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5](p892)路遥过分依恋农民、过分看重劳动,把它视为绝对,这是创作平民意识的体现。人生的意义不止在于劳动,农民出路也不止一条。在《平凡的世界》中突出的平民意识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创作停滞的方面,整部作品以农村为中心,围绕着农民在转,作者站在农民的立场、顺应民心和民意。殊不知,这样依恋式、平民化的创作,导致创作视野的局限。作者同情并理解农民,不忍心去批评它的局限,甚至把农民身上的缺点都视为优点。2.囿于传统的创作《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农村题材小说,小说以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文革后期到□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以农村为着眼点,展示了转型时期的农村变化。从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善良无私、宽厚的人物,在他(她)们身上有着许多的优良品质,闪耀着无数的人性光辉。同时,在这些人性光辉的背后,也看到了许多传统的弊端。在小说中,路遥传统意识体现得很深刻,他把自己当作是农民,从农村的传统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体现在文本中,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贺秀莲就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村妇女,她有着传统的各种味道。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以自己的家庭为整个世界;她的视界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双水村,她的思想从来没有超过传统意识半步。秀莲是一个传统农村妇女,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所见的世事较少、视野狭窄。作者有意把她安排在孙少安的生活里,其实是作者传统农村观念的体现。田润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按理说她的生活里应该更多地具有自由、平等,或者说传统意识薄弱;可作者在这里把她写得更偏向于传统,她的爱情悲剧即说明了这一点。在亲情与爱情之间选择了亲情,在牺牲他人和牺牲自己之间选择了后者,牺牲自己的幸福而达成别人的幸福,这是一种高尚的让人之举,也是向传统低头和妥协的体现。由于传统意识浓厚,她无法超越与孙少安之间的现实距离,也无法达到自己理想的心理距离,在传统面前,现代意识退出了。这是时代的停留,也是传统的局限。作者过于传统的创作,一方面源于自身的思想意识和生活经历所悟,另一方面也是文学作品情节发展的需要,作者的传统文化底蕴很深,致使他创作偏向传统化,视野自然更向传统靠拢些,加之当时社会背景下,创作代表了社会主流思潮,反映出时代面貌。3.农业文明的时代(1)工业、农业社会的差距小说描述的是一个转型时期的社会,正处于城乡交替之间,工业社会起步,农业社会逐步向工业社会过渡;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变革自然成了理所当然。大半个中国在进行轰轰烈烈的转型,尤其是在广大农村更是进行得如火如荼。尽管□的面貌焕然一新,可许多传统的东西很难更新,农村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依然根深蒂固;这便源于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差距。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前进与曲折的过程。路遥先生看到了广大农村的发展前景,但在他看来,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是在不断地尝试。
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孙少安身上。孙少安所接受的教育水平只有小学水平,并且作为家中长子的他必须承担起作为长子应该负起的责任。相比之下,孙少平对城市的认同感较高,在城市中能够逐渐立足、生存,而孙少安则对城市认同感较低或者几乎没有认同。由于自身经历过于简单,视野狭隘,他的目光一直在双水村。虽然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程中,孙少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其思想意识依然很传统。尽管在办砖厂的过程中孙少安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孙少安仍是一个农民,他自身的局限和社会环境阻碍了自己的转变与发展。
(2)停滞的世界
在复杂的社会更替时期,人性表现得过于简单而高尚,没有表现出人性复杂的一面。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替和发展,复杂的事态不断,人也会变得思维复杂、性格多重,不再是传统的那么单纯和专一。路遥所描绘的《平凡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停滞的世界,一个停滞在传统思维和意识的世界,一个停滞在农业社会的世界。作品的创作眼光向后看、向内看,局限在黄原地区,局限在广大农村,局限在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是一个比较安稳、自给自足的社会;农民往往以一种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生活,看待周围的人事,看待外面的世界。并非农民不好或者农业社会不好,任何时代和人物都有它的局限,只是相对来说,应该不断追求进步,寻找提高的路径。而《平凡的世界》所描绘的正是这样一种停止或者进步缓慢的状态。
由于当时的时代局限,社会环境以及作家人生经历,路遥先生给世人呈现了一个“平凡的世界”,这其中有感动,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有人生的百味;除了看到它闪光的一面以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它不足和局限的一面。我们不是批评或指责作者,而是同情和理解作者,他所代表的往往是那个时代人民大众的心声和一代人的思考。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发展,其中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从《平凡的世界》中,我们看到了无数的感人事迹,从他们身上折射出了不少人性的光辉,这是一部漫漫人生的奋斗史,也是激励无数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断前进的驱动力。作品一定程度上留下了一些遗憾和不足,正是这样一些遗憾和不足,才使得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和作者本身。尽管如此,《平凡的世界》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精神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参考文献[1]胡欣育.论路遥儒家文化意识在《平凡的世界》的表现[J].湖北社会科学,2007,(10).[2]王霞.平凡的世界
坎坷的人生——浅析孙少安、孙少平的形象内涵[J].安康师专学报,1998,(2).[3]何小青.试论路遥的创作思想[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4]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部)[M].华夏出版社.1994.[5]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M].华夏出版社.
1994.[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8]曹爱华.诗意人生
君子风度——论孙少平的完美人格[J].名作欣赏,2010,(23).[9]莫丽君.论《平凡的世界》的传统现实主义表现及缺憾[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6).[10]金莉.浅析路遥小说的平民意识[J].青海社会科学.2007,(5)。
好文章,赞一下
479人
很一般,需努力
9579人
太差劲,踩一下
68人
- 上一篇:活力青奥,青春南京作文900字
- 下一篇:一冬三雪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