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谈葬
文章摘要:孟子一直走下去(一);孟子谈琴弦&rdquo。孟子谈葬生死契阔,与子成说。孟子谈葬月明如珠,蓝田玉暖!孟子谈葬真的好想把我的微笑快乐传递给我身边的人,真的好想简单的拥有份幸福,真的好想快乐的生活。谈葬在繁华都市里。葬可是他们终究没能在一起,也许是因为蓝溪不够美丽?可以不记后果的发泄自己的不愉快&hellip。
亚圣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前475年到前221年)中后期。由于不断的兼并战争,春秋时期的大小一百多个国家,到战国初期已经兼并成十多国,主要的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7国,史称"战国七雄"。那时,周天子的地位名存实亡,诸侯力量强大起来,各诸侯国之间的侵略战乱更是不曾停歇。他们已不再需要打着"尊王"的旗号,各自凭借经济、军事实力逐鹿中原。
针对各国间战争不断,情势混乱,人民痛苦不堪的现实,孟子发展了孔子学说,主张"行仁政","法先王"。施行仁政,必须先有仁心。而仁政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实行王道,侧重于德服天下、保民而王。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民贵君轻","政在得民"。与民一定的土地,并不夺农时,宽刑薄税。反对苛政、"虐民"和"暴民"。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于天下。孟子本人之所以游历各国,亦因于此。"天下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为了使自己的学说能够被诸侯们接受且实行,孟子从30岁到44岁这段时间,主要的活动是收徒讲学,宣扬儒家学说。44岁时,孟子便带领着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规劝说服各国诸侯国君,使儒家的学说能够真正地被实践。他先后到了齐、宋、滕、魏、鲁等国。
孟子约于齐宣王二年(前318年)再游齐国,受到礼遇,在稷下学宫讲学。他在齐国一呆就是好几年。希望齐国国君能够推行仁义礼智,突出仁义的地位。从齐国开始,各国都能尊重王室,恢复周朝礼制,停止攻伐。
不幸的是,孟子在齐国推广自己的理想主张时,却传来母亲在鲁国因病去世的消息。
孟子能够成为大学问家,与他的母亲从小对他的严格教育和费尽心血是分不开的。母亲为了能让他得到耳濡目染的学习氛围,不惜三次搬家;为了让他树立成功的信心,不惜割断织了一半的布。这就是世人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孟母断抒"的故事。
作为鲁国望族名门,特别是孟子还是齐国战略发展的重要人物,所以,孟母的去世,在曲阜上层是一件大事。因为孟子还远在齐国,他的学生充虞等人负责料理丧事具体事务。充虞为孟母监督打造了档次较高的棺椁。
孟子安葬母亲之后,忍着心中的悲伤,很快踏上了返回齐国的征程。那就是,继续在齐国宣扬他的"仁政"思想和礼制理论。特别是希望通过恢复周礼,唤醒人们对于传统社会秩序的认同,尊重王室控制下的和平,停止战争和征伐,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沿着阡陌小道,孟子走了几天之后才从曲阜赶到赢邑(今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这个曾经是鲁国领地的地方在齐鲁两国战争中,早已成为齐国的一个小邑。人困马乏,孟子就接受了邑长的邀请,安息下来。
看到孟子情绪稳定下来,鞍前马后奔忙的充虞也渐渐放下心来。晚上,熄灯前,充虞到夫子跟前请安时,顺便就孟母丧事的问题汇报一下。充虞向夫子请示道:"早先承蒙夫子您看得起我,让我监督办理造寿器。当时事情忙乱,虽然有疑问,我也没敢向您请教,就尽量按高标准来做了,所以花费就大了一些。现在我想请教一下,棺材是不是太好了吧?"
孟子看着学生有些惶恐的脸,放下手中的书册,就和学生敞开说:"这段时间你辛苦了,充虞。我是先王之道的维护者,老太太的丧事就是一个大家关注的事情。老人丧事就是一个怎么继承周礼的事情了。上古时人们对于棺木的厚薄没有什么规定,中古时候才规定内棺厚七寸,外棺要与此相称。从天子到老百姓,人们都讲究棺木,并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而是这样才算尽了孝心。如果按照礼法规定不得不受其限制而不能使用好棺木,当然不能称心如意;能用好棺木却没钱买,同样也不能让人称心如意。能使用好棺木又买得起,古人都是这样做的。我为何不能这样做呢?而且,能替死者不让她的遗体沾染泥土,对于人们心里来说,难道不也是感到高兴吗?我听说过:一个符合周礼标准的君子,绝不为了做任何事而在父母身上省钱的。"(原文见《孟子•公孙田章句下》)
充虞听了,茅塞顿开。他才明白"礼"充斥在所有的生活中,丧事里也包含着重要的政治意义,他为自己力行贯彻老师思想的事情而高兴。
孟子认为使人民养生送死没有缺憾,便是用王道治国的开始。
经过了十几年周游列国的生涯,特别是他寄希望很大的齐国,在那个"以武力争胜"、"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争霸时代,他所主张的以德服人的仁政思想,也没有任何可以实现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