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作文大全 > 作文素材大全 > 优美段落 > 2012年4月23-25日绕三灵 > 正文

2012年4月23-25日绕三灵

更新时间:2022-09-07 18:21 > 来源:98作文网  优美段落

文章摘要:2012年4月23-25日绕三灵白族绕三灵,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二至二十四三天,第一天在大理古城崇圣寺(佛都)附近绕“佛”,第二天在喜洲庆洞(神都)绕“神”,第三天在海边(仙都)绕“仙”。简介 大理白族绕三灵,白族称为"观白族绕三灵上览"或祈雨会,"观"就是"闲逛"或"游览"。

白族绕三灵,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二至二十四三天,第一天在大理古城崇圣寺(佛都)附近绕“佛”,第二天在喜洲庆洞(神都)绕“神”,第三天在海边(仙都)绕“仙”。

简介 大理白族绕三灵,白族称为"观

白族绕三灵

上览"或祈雨会,"观"就是"闲逛"或"游览"。绕三灵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赛会,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是当地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会,迄今已有一千多年。 三灵指"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佛都"崇圣寺。相传起源于唐代时期西南地区的南诏国。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洱海周围上百个村寨的男女老少,浓装淡抹,各村为一队,从大理城出发,至洱海边的河矣村终止,历时三天,主要是串游这三个寺庙,途径这三个寺庙,所以称为"绕三灵"。后面跟着众男女,充满狂欢情绪。 三灵指"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佛都"崇圣寺。相传起源于唐代时期西南地区的南诏国。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洱海周围上百个村寨的男女老少,浓装淡抹,各村为一

白族绕三灵

队,从大理城出发,至洱海边的河矣村终止,历时三天,主要是串游这三个寺庙,途径这三个寺庙,所以称为"绕三灵"。后面跟着众男女,充满狂欢情绪。 绕三灵是大理白族的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白族群众性歌舞。 每年夏历四月廿三日至廿五日,大理、洱源、宾川、巍山等地的白族民众,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成群结队的来到苍山洱海之间,参加狂欢节日绕三灵。在大理有句俗语:“三日逛北,四日逛南,五日返家园。”这句话的意思是,绕三灵要过三天,以史城喜洲为界,廿三日过节的人们向北顺着苍山之麓聚集到苍山五台峰下的神都(庆洞庄的本主庙圣源寺),在这里祈祷或者赛歌,通宵达旦;廿四日,象长蛇阵的人流从神都启程,经过喜洲镇的街道,向南绕到洱海边的村庄,当晚又在这里的本主庙祈祷、赛歌;第三天,人群再继续沿着洱海前进,绕到大理崇圣寺东面的马久邑本主庙,经过祈祷后,各自归家,节日就此结束。

白族绕三灵

白族绕三灵这里说的绕,白族话叫观,确切的翻译应该是逛才对。就是一路慢行,边舞边唱。 在民间,关于绕三灵由来的传说颇多。这个节日也因传说不同而汉译名称各异,有绕山林、绕桑林等等。但是比较普遍的传说是与白族宗教信仰本主有关的故事。当然,还有各种不同的传说,出入很大。但是,绕三灵的产生与大理白族的本主信仰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而且过去它又是群众在栽种前向本主祈祷丰收的仪式。历史上,以水稻农耕为主的白族,在水稻栽种之前,人们必先要向神灵企求风调雨顺、祝愿五谷丰登。另外,这种绕三灵的歌舞活动,实际上也是紧张的水稻栽种之前,人们的一种特殊的游春活动。 起源

白族绕三灵

相传,绕三灵始于唐代,对此,清代白族学者杨琼曾这样写到:大理有绕三灵会,每年季春下浣,男妇坌集,始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男者犹执巾秉扇,足踏、口歌或拍霸王鞭…… 绕三灵,追根溯源是由"祈雨"活动演变而成。相传,过去大理常因干旱无雨而无法栽秧,以水稻农耕为主的白族,在水稻栽种之前,人们必先要向神灵企求风调雨顺、祝愿五谷丰登。于是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栽秧季节到来之前,都要组织大型祈雨活动。而祈雨期间正是人们聚会的好时机,于是就派生出盛大的"农家乐"--绕三灵民俗盛会。这种绕三灵的歌舞活动,实际上也是紧张的水稻栽种之前,人们的一种特殊的游春活动。

白族绕三灵

在民间,关于绕三灵由来的传说颇多,主要有四种传说:一说在远古时代,白族各部落男女青年的交住要绕密布的桑林,因此称"绕桑林"。二说白王有个太子不见了,百姓绕着洱海替白王去找太子,到后来发展成绕三灵。三说由"祈雨"而起,派生出农家乐活动的绕三灵民俗盛会。四是纪念大理国王段宗榜。据清《滇中琐纪》载:"大理有绕三灵会,每岁季春下浣,男妇成集,殆干万人,十百各为群,群各有巫觋领之,相传起于南诏,数千百年不能禁止,盖惑于巫言,祈子嗣,禳灾病"。 这个节日也因传说不同而汉译名称各异,有绕山林、绕桑林等等,但是比较普遍的传说是与白族宗教信仰本主有关的故事。当然,还有各种不同的传说,出入很大,但是绕三

白族绕三灵

灵的产生与大理白族的本主信仰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而且过去它又是群众在栽种前向本主祈祷丰收的仪式。 绕三灵,追根溯源是由“祈雨”活动演变而成。相传,过去大理常因干旱无雨而无法栽秧,白族先民只好对天祈祷,常常祈来甘霖。于是每年农历4月23日至25日,栽秧季节到来之前,都要组织大型祈雨活动。而祈雨期间正是人们聚会的好时机,于是就派生出盛大的“农家乐”———绕三灵民俗盛会。 相传,绕三灵始于唐代,对此,清代白族学者杨琼曾这样写到:大理有绕三灵会,每年季春下浣,男妇坌集,始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男者犹执巾秉扇,足踏、口歌或拍霸王鞭……相传起于南诏。 主要仪式和活动

白族绕三灵

三灵,指三个地方:即位于大理古城西、三塔寺旁的"佛都"--崇圣寺;位于苍山脚下的庆洞村的"神都"--圣源寺和位于洱海西北岸的"仙都"--金奎寺。绕三灵,白语叫"观上览",意为"逛三都",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赛会。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刚好是种植水稻的农忙节令之前,又恰值天气和煦,山川秀丽,生活在苍山洱海一带数百个村庄的白族民众,不分男女老少,都插花戴朵,浓妆淡抹,身着节日盛装。他们以村庄为单位,几十人至上百人不等,成群结队,携带祭祀用具和简单的行李以及食品、炊具等,从四面八方赴会。于农历四月二十二日早晨,聚集到大理古城城隍庙,点燃香烛,准备行装。人们满怀热情,希望通过自己虔诚的祭拜,使今年风调雨顺,秋后五谷丰登;也祈祷阖家平安。

白族绕三灵

绕三灵队伍以村为单位,队伍分为三部分:每队前有为一男一女(有时也为两男或两女)的老人(称花柳树老人),头缠大白包头,身穿雪白对襟衣,着彩色绸裤,脚穿缀有红绒球的彩线凉鞋,打扮得十分风趣,二人共扶一枝杨柳,柳枝上挂一个葫芦,一块彩绸,一人执拂尘,一人执红扇或甩白毛巾,二人边舞边对唱白族"花柳曲",唱词幽默诙谐。中部队伍除了吹笛子的一人外,有男女舞者数十人,有的唱调子、打霸王鞭、敲八角鼓、双飞燕。队尾则由吹树叶的一人和数十位亦歌亦舞、手执扇子或草帽的妇女组成。大家排成"一字长蛇阵",在花柳树老人的带领下,形成数万人参加的春游活动。 经过的村寨,游人争相购买村民们做的铜钱,象征避邪的太阳膏,象征女子健康的幼儿小花鞋和小衣服,象征五谷丰登的花串和小棱角等,人们把太阳膏贴在额头,把花串等挂在胸前。队伍白天边走边唱边舞,一路欢歌笑语,吹吹打打,兴高采烈,朋友相见叙旧,情人趁机谈情,场面宏大热烈。每到一个村庄,村民还要出来有意阻拦,并推出最优秀的歌手与之对唱对跳,唱够了,跳够了,才让对方上路。往往出现许多逗笑斗趣,插科打诨的场面,人群中爆发出阵阵开怀大笑。晚上,三三两两地在田野和树林里燃起一堆堆篝火,烧茶煮饭。饭后,老人一边喝茶,一边弹三弦,唱"大本曲",青年男女则约上相好,到树林深处谈情说爱,直至通宵达旦。

白族绕三灵

绕三灵舞队的主体,由霸王鞭和金钱鼓对舞组成。霸王鞭用竹做成,长约1米,是4个节的空心竹,鞭头有三组铜钱,尾端有二组。金钱鼓以木条围边成八角或六角,一面绷羊皮,直径约18公分,每片木条中间凿约一寸长方孔,内装铜钱二枚,用铁钉固定。活动时铜钱能碰击发出响声。舞时,女子持霸王鞭中端,男子手捏金钱鼓的一角对舞。舞蹈中霸王鞭通过杵地脚踢的敲,以及擦身某些部位发出响声;金钱鼓在舞中以掌、肩击鼓,嘭嘭有声。双方仰俯屈伸、辗转反侧,一时心对心、一时背靠背、一时脚勾脚,节奏鲜明而欢快,节拍由慢渐快,形成高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使绕三灵形成热烈、欢快的气氛。 绕三灵的时间为每年农历4月23日至25日,共三天。旧时,一路上经过的山、水、树林、村寨、寺庙和宿夜地点是千年前就选定下来的,从苍山脚一直绕到洱海边。在大理有句俗语:"三日逛北,四日逛南,五日返家园"。 1、第一天

白族绕三灵

队伍第一天从大理城

出发,大清早,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各村各寨的白族群众就盛装先汇集于三塔脚下的佛都崇圣寺燃香祭拜;继而载歌载舞北行约16公里,到达苍山五台峰下的圣源寺,祭拜"抚民皇帝"本主,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祈毕,就在寺旁的河滩、树林间唱山歌、对调子,跳霸王鞭舞,狂欢娱乐,并在寺内焚香敬佛,念经祈祷。 2、第二天 第二天一大早从圣源寺出发,全体人员载歌载舞,一路狂欢向洱海之滨河俟村的金奎寺(此为"逛南"),进行对大理国国王段宗榜的祭祀活动。人们认为"神都"所供奉的是大理地区最大的本主"五百神王"段宗榜。然后,在寺院内外场地,打"霸王鞭"和"金钱鼓",跳扇子舞、唱白族调子,傍晚在神都周围埋锅造饭,当晚即夜宿庆洞庙宇和四周野地树林中。人们尽情歌舞,通宵达旦,热闹非常。

白族绕三灵

3、第三天 第三天从金奎寺出发沿洱海西岸边歌边舞向南而行,直至绕回大理古城的"佛都"崇圣寺,祈祷上苍保佑、永镇山川、天地安宁,然后在寺旁边的马久邑村散会。 在这3天里,"绕三灵"的人们要行走四十多公里路程,吹吹打打,载歌载舞,对歌应答。而今,绕三灵,内容已有所简化。 意义

白族绕三灵

绕三灵发展到现代,绕三灵的活动内容有了很多变化。首先是参加绕三灵的人员由昔日中老年男妇居多,发展为白族青少年都参与的一种民族盛会;活动内容由祈求神灵赐子降福和禳灾,发展为集春游、白族歌舞和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活动;时间减少了一天,即因为大理古城城隍庙已改作他用,减去了农历四月二十二游城隍庙的活动;白族歌舞除打霸王鞭、唱"花柳曲"和对调子外,还增加了许多传统的白族歌舞表演,形式多样化,使绕三灵更具地方和民族特色。 绕三灵被称为白族人民的"狂欢节"。绕三灵传承历史久远,群众基础深厚,活动规模庞大,巡游空间广阔,体现出白族在文化上的包容吸纳能力和高度的创新精神。它对强化文化认同感,增强白族凝聚力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已成为白族文化最有标志意义的象征之一。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余惠   查看:34884   转载请注明出处,2012年4月23-25日绕三灵网址:https://www.98zw.com/zwsc/29223.html
分享文章参与投稿收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