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日的由来
文章摘要:1405年7月11日,明朝正使郑和率2。7万多人,乘大船62艘,第一次出使西洋。此后则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之久、规模之大、航程之远与抵达国家和地区之多,是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可比拟的,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的远洋航行时间早了半个多世纪。
1405年7月11日,明朝正使郑和率2.7万多人,乘大船62艘,第一次出使西洋。此后则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之久、规模之大、航程之远与抵达国家和地区之多,是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可比拟的,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的远洋航行时间早了半个多世纪。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许多人都倡议把每年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节”。
2005年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国不少地方都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在当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福建省全国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嘉騋提出了《关于设立中国航海节》的提案,建议: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契机设立中国航海节,以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为中国航海节的法定日,其目的是为传承从郑和下西洋开始的中国航海文化与航海文明。
林嘉騋说:“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设立了‘航海节’”,林嘉騋表示,中国可以在“航海节”里举办与航海、海洋领域相关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航海宣传、教育活动。
第一,有利于增强海洋意识和海洋国土观念,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港口航运事业发展的氛围,推动海洋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
第二,有利于树立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第三,有利于推动海峡两岸交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团结海内外同胞,促进中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
第四,有利于向海外宣传中华民族正义、和平、睦邻、友好的优良传统,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国务院法制办在收到林嘉騋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设立中国航海节》的提案后,进行了认真研究,答复如下:同意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