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规范中调整 探索中突破 1500字
文章摘要:突破作文1500字:怎么写好高考作文:规范中调整 探索中突破1500字作文?在今年16个作文题中,除了天津(《留给明天》)和辽宁(《今年花胜去年红》)是命题作文、重庆卷有小作文之外,其他14个都是话题作文。考查今年的14个题目,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变化,总的特点是在规范中调整,在探索中突破。以下是李钥莹写的《高考作文:规范中调整 探索中突破》范文;
好高考作文:规范中调整 探索中突破作文1500字概况
- 作者:李钥莹
- 班级:高中高考
- 字数:1500字作文
- 体裁:
- 段落:分16段叙写
- 更新:2020年12月29日 15时26分
在今年16个作文题中,除了天津(《留给明天》)和辽宁(《今年花胜去年红》)是命题作文、重庆卷有小作文之外,其他14个都是话题作文。考查今年的14个题目,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变化,总的特点是在规范中调整,在探索中突破。
显性话题与隐性话题结合
山东等10个省份有具体的话题,我们可以称为显性话题,如浙江省明确规定话题为“一枝一叶一世界”;而福建、江苏、湖北、上海等4个省市没有规定具体的话题,但实际上分别蕴藏在提示材料和要求中,我们可以称为隐性话题。如福建卷,图画的文字表达中这样显示:(圆)“我规范,我稳定,我周长短,我面积大”;(不规则多边形)“我新颖,我独特,我多变,我周长长,我面积小”。我们可以发现圆有自己的特点,不规则多边形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果联系到人,那就是“个性”,隐性话题就变为显性话题了;但这些题目可以联系的话题很多,如果我们考虑圆和不规则多边形讲的是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势,于是可以从隐含的材料中发掘出“优势”这样一个话题。
隐性话题的出现是话题作文的一大发展,打破了规范的提示材料、话题、要求三部分组成的命制形式。虽然没有话题,但材料的功能本来就是引出话题,也就是说材料中就有话题,实际上话题是隐藏着的。读懂了材料,才能从材料中产生自己的感受。这让很多人不习惯,在新浪网评选“最意想不到的作文题”中都高高领先(当时共有9017人参加,统计数字显示湖北卷占1479%,江苏994%,分别是第一和第三)。实际上从今年春考的上海卷作文(“心是一扇无形的窗”)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尝试。我曾经在《话题作文命制类型分析以及对策》一文中提醒大家要注意这种命制方式,并且提到:“对此类题目,就要以实击虚,从材料明确提炼出一个为己所用的话题。”
话题材料千姿百态
话题作文前几年的全国命题,引出话题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叙述性,如2001年的“诚信”和2002年的“心灵的抉择”,但从今年的高考题目看,引出话题的材料可谓是千姿百态。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全国三卷、山东卷是叙述性的,北京、广东、江西、重庆是释词性的,浙江、江苏、湖南、上海是阐述性的,湖北由名言引出话题,福建由图画引出话题。这里后面几种命制方式的出现,打破传统的话题作文命制形式,是一个新变化,应该引起我们重视。一般说来,叙述性材料引出的话题往往就是材料的主要意思,没有太大的审题难度,如全国三卷,讲甲乙的故事,甲忘记的是仇怨,记住的是恩惠,我们从这个方面考虑,就可以联系很多事情。
今年出现的由解释词语形式引出话题的方式,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因为这些话题往往显得范围很大(如“脸”),不容易把握。对这些题目,我们不妨就从“解释”这个角度来打开思路。如北京卷,具体说到“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实际上在提醒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展开文章,每一点都是一个话题。而对阐述性材料引出的话题,我们要把握材料和话题之间的联系,如浙江卷“一枝一叶一世界”,单就这个句子,我们基本可以猜测出讲的是大小之辩,如果结合前面的阐述材料,就更可以放心了。而湖北、福建的我们可以看作是阐述性材料引出话题的一个变种。
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是话题作文的一个标志。话题作文的本意是让考生人人有情可抒、有事可叙、有话可说,就像日常生活一样,我们只要围绕“一个话题”自由发挥就可以了,不管采用什么文体。但我们从今年的话题作文要求中可以看出,浙江、重庆、上海明确提出不能写诗歌;江苏除了不能写诗歌外,还不能写剧本;而北京则规定只能写议论文,湖南只能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近几年的命题导向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激活学生库存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关注现实的认识观,引导学生心灵的真善美和思维的开阔和多样。几乎今年所有的作文高考题目,都可以归纳到以下两个范畴。
构建认识观。与材料作文直接对世界进行评论不同,现在很多作文都不是让学生单纯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更主要的是通过作文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认识观。如北京卷的“说安”,已经不仅仅是对社会安定或者生活安逸的单方面议论,而是对这个含义丰富的词语进行一次“深度认识”。这个“世界”的范畴,决不仅仅是现实生活或者社会现象。是的,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认识世界,那么他前进的方向可能会偏差;而认识世界需要科学的思维观,这样,我们对今年“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位置和价值”“忘记和铭记”这些依旧沿袭去年辩证思维的题目就不会惊讶。与去年比较直观的运用关系型话题不同的,出现了浙江的“一枝一叶一世界”,不仅如此,我们可以发现湖北卷也隐含了“内与外”“入与出”的辩证关系。
引导成长。这次高考作文材料提示或者在要求里,很多省份都分别提到这样的字眼:“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全国一卷),“小到学习生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江苏),“它是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调节心理的方式,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重庆),“从一个人的成长来看”(湖南),“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上海),“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湖北)。在题目中特意出现人生、事业、生活态度、心理调节这些字眼,说明我们应该思考怎样去生活;尤其是山东卷和重庆卷,首次触及“生活智慧”这个范畴,真是一个可喜的地方。
与去年高考相比,今年的高考作文命制显得成熟很多,每个省份都在结合各省实际寻找最佳命制方式,并且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相信,在各省互相启发下,高考作文命制的步子会朝科学化的方向迈得更快。
好文章,赞一下
298人
很一般,需努力
3398人
太差劲,踩一下
87人